水处理构筑物结构施工中,钢筋、模板、混凝土等通用部分主要质量项目可参考桥梁相关内容,下文只对水处理构筑物主要质量控制项目重点描述。(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安装:装配式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预制构件等的产品质量保证资料;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插筋、预留孔洞的规格、位置和数量;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质量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预制构件与结构之间、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构件安装应位置准确,垂直、稳固;相邻构件湿接缝及杯口、杯槽填充部位混凝土应密实,无漏筋、孔洞、夹渣、疏松现象;钢筋机械或焊接接头连接可靠;安装后的构筑物尺寸、表面平整度应满足设计和设备安装及运行的要求。(2)圆形构筑物缠丝张拉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筋和预应力锚具、夹具、连接器以及保护层所用水泥、砂、外加剂等的产品质量保证资料;预应力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下料、墩头加工以及环向预应力筋和锚具槽的布置、锚固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缠丝时,构件及拼接处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规定;缠丝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缠丝过程中预应力筋应无断裂,发生断裂时应将钢丝接好,并在断裂位置左右相邻锚固槽各增加一个锚具。 管道工程施工,接口密封严实,杜绝渗漏隐患。海南建筑物托换纠偏和平移工程设计
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1)运输与摊铺①运送混合料应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和遗撒、扬尘。②施工期的日比较低气温应在5℃以上。③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控制虚铺厚度。(2)压实与养护①每层比较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②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宜在当天碾压成型。③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④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小于7d。级配砂砾(碎石)、级配砾石(碎砾石)基层(1)运输与摊铺①运输中应采取防止遗撒、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②宜采用机械摊铺,摊铺应均匀一致,发生粗、细集料离析(“梅花”“砂窝”)现象时,应及时翻拌均匀。③压实系数均应通过试验段确定,每层应按虚铺厚度一次铺齐,颗粒分布应均匀厚度一致,不得多次找补。(2)压实与养护①碾压前和碾压中应适量洒水,保持砂砾湿润,但不应导致层下翻浆。②碾压中对存在过碾压现象的部位,应进行换填处理。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视压实碎石的缝隙情况撒布嵌缝料。③控制碾压速度,碾压至轮迹不大于5mm,表面平整、坚实。 海南建筑物托换纠偏和平移工程设计古建筑修复施工,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保留历史韵味。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50%取值;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按单粧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50%取值;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一是粧身不允许开裂或灌注桩桩身配筋率小于0.65%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的0.75倍。二是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和粧身配筋率不小于0.65%的灌注桩,取设计桩顶标高处水平位移所对应荷载0.75倍(水平位移取值:对水平位移敏感的建筑物取6_,不敏感的建筑物10mm,满足桩身抗裂要求)。选用钻芯法时,每根受检粧的钻孔数量及位置要求:桩径小于1.2m的桩可为1〜2个孔;桩径为1.2〜1.6m的桩宜为2个孔;桩径大于1.6m的粧宜为3个孔;钴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0.15〜0.25)D范围内均匀对称布置。
锚杆(索)施工要求有:(1)施工前应通过试成锚验证设计指标和施工工艺。(2)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3)锚杆正式张拉前,对锚杆预张拉1〜2次。正式张拉时,锚杆张拉到(1.05〜1.10)M时,岩层、砂土层应保持lOmin,黏性土层应保持15min,然后卸载至设计锁定值。与主体结构相结合(两墙合一)的基坑支护两墙合一围护结构宜采用地下连续墙。采用逆作法施工时的要求有:(1)应按柱距和层高合理选择土石方作业机械。(2)宜采用专门使用的自动提土垂直运输土石方,运输轨道宜设置在长久结构上,并经设计同意。(3)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并经设计同意后方能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需要时,也可采取措施提高早期强度。(4)应采取地下水控制措施,实行全过程的降水运行信息化管理。跨学科协作是工程设计的关键,需整合材料、力学、电子等多领域知识。
吊顶的主要功能围合空间,遮挡需隐蔽的构件、设备。可做成多种造型的吊顶,配合饰物、灯光,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及艺术要求的空间效果。结合设备末端、功能构件及材料达到一定的防火、隔声的设计要求。顶棚分类直接式顶棚:直接对土建结构进行装饰的顶棚。悬吊式顶棚:悬吊式顶棚(简称吊顶)目前可分为暗龙骨吊顶和明龙骨吊顶两类。吊顶由吊杆、龙骨、面层组成。吊杆的主要作用是承重;龙骨一般由主龙骨、次龙骨和横撑龙骨以及各种连接件构成的单层或多层网状体系组成;面层结合灯具、风口、喷淋头、烟感、消防报警、广播、检修口等设备末端合理布置,达到装饰室内空间的效果。吊顶的装修构造及施工要求吊杆长度超过,应设置反支撑或钢制转换层,增加吊顶的稳定性。吊点距主龙骨端部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龙骨在短向跨度上应根据材质适当起拱。大面积吊顶或在吊顶应力集中处应设置分缝,留缝处龙骨和面层均应断开,以防止吊顶开裂。石膏板等面层抹灰类吊顶,板缝须进行防开裂处理。为解决振动传声问题,应在吊杆与结构连接之间、四周墙之间设置弹性阻尼材料,减少或隔绝振动传声。对演出性厅堂和会议室等有音质要求的室内,吊顶应采用吸声扩散处理。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弱电系统布线复杂需精心规划。海南建筑物托换纠偏和平移工程设计
施工中的脚手架搭建,符合安全标准,承载施工人员重量。海南建筑物托换纠偏和平移工程设计
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需采用I类锚具,锚具规格应根据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品种、张拉吨位以及工程使用情况选用。锚具进场时,应检验其静载锚固性能。①施工工艺流程:钢筋施工→安装内模板→铺设非预应力筋→安装托架筋、承压板、螺旋筋→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外模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及锚固肋混凝土凿毛→割断外露塑料套管并清理油脂→安装锚具→安装千斤顶→同步加压→量测→回油撤泵→锁定→切断无粘结筋(留100mm)→锚具及钢绞线防腐→封锚混凝土。②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置安装:a.锚固肋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不超过50m,且锚固肋数量为双数。b.安装时,上下相邻两环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位置应错开一个锚固肋;应以锚固肋数量的一半为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张拉段)数量;每段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应加入一个锚固肋宽度及两端张拉工作长度和锚具长度。c.应在浇筑混凝土前安装、放置;浇筑混凝土时,不得踏压、撞碰无粘结预应力筋、支撑架及端部预埋件。d.无粘结预应力筋不应有死弯,有死弯时应切断。e.无粘结预应力筋中严禁有接头。③无粘结预应力张拉:a.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 海南建筑物托换纠偏和平移工程设计
杭州华浙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